2021克難奮進
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數據見證前進腳步
■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36.8億元、增長4.4%,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面轉正、位次前移
■新增405家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238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8.2%
■空氣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PM10、PM2.5改善率均居全省第2位,綜合指數改善率居全國338個城市第14位
■民生支出232.5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居全省第4位,增長6.9%
一、防汛抗疫成效顯著
全力以赴防汛搶險,投資30億元實施9條主要河道應急疏浚和南水北調左岸截洪溝建設等度汛工程,成功處置140余處險情,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6.1萬人,榮獲省黃河秋汛防御工作突出貢獻單位。扎實開展災后重建。爭取15.03億元災后重建資金和2億美元亞投行貸款,實施百日攻堅行動,災后重建項目開工率、竣工率分別居全省第1、第2位。
二、經濟運行企穩回升
把做好“六穩”“六?!狈旁谕怀鑫恢?,前三期“三個一批”簽約項目已開工71個、開工率94.7%,開工項目已投產66個、投產率72.5%,投產項目已達效101個、達效率98.1%。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解決了1076個長期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問題解決率達96.3%;減免稅費11.09億元,發放應急轉貸資金3.01億元,發放1154萬元消費券和汽車補貼,拉動6.35億元消費。榮獲省“萬人助萬企”活動優秀省轄市稱號。
三、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完成投資434.9億元。12家企業入選省制造業頭雁企業、重點培育頭雁企業,25個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庫,6個園區納入省新興產業鏈重點園區清單,5個項目入選省第一批5G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名單。4個縣市和13家企業獲批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居全省第1位。
四、改革開放全面深化
縱深推進“放管服效”改革,市本級2191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新引進485個省外境內項目,實際到位724.7億元省外資金。進出口總值169.5億元,增長24.5%。新認定我要賣房11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萍紕撔轮笜宋痪尤〉?位。
五、城鄉區域聯動發展
啟動實施鄭焦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我要問房完成投資75.3億元。改擴建站前路、建設路等21條道路,提質改造724個老舊小區、184.3公里雨污管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7家、居全省第2位。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12474元、增幅達17.63%,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六、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扎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城鎮新增就業6.45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7萬人。新改擴建15所幼兒園、37所中小學。完成380所農村學校改廁任務,焦作改廁經驗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向全國推介。發放2.49億元低保和特困救助金,惠及群眾97.57萬人次。開展“三零”創建,信訪穩定綜合考核居全省第1位,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省轄市稱號。
七、政府效能明顯提升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能力作風建設年、“守規矩、懂業務、真落實”等活動,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建立“1+10+N”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探索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季講評、年考核”過程監管,推動重點工作落到實處。
2022勇毅前行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定不移穩增長鞏固穩中向好態勢
加強項目謀劃,謀劃500個以上省補短板“982”項目、總投資2800億元以上。推動總投資30億元的大咖國際產業園三期、總投資30億元的華潤風光電一體化能源等項目落地,推動總投資10.5億元的新開源制藥年產5000噸乙烯基醚等項目開工建設。強力推進災后恢復重建與能力提升項目建設,汛期前完成河道、水庫等6類113處水毀水利工程修復任務,力爭年底前完成武陟縣大獅澇河、修武縣山洪溝治理等水利發展資金項目。加快甕澗河、普濟河等城區河道綜合整治,完成大沙河、新河等河道應急度汛工程。加快受損學校、醫療衛生機構恢復重建,年底前完成解東二小、許衡中學等11所學校修繕重建,完成王屯鄉衛生院、大封鎮衛生院等10個災后重建項目。提振百貨大樓、新亞商廈等老商圈活力,加快萬達、丹尼斯等重點商圈和山陽潮街、大楊樹等重點街區建設。
堅定不移促創新激發強大內生動力
發揮龍佰集團、多氟多新材料、中原內配等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作用,立足“三空間二平臺一示范”功能定位,依托河南理工大學科技園高標準建設焦作智慧島。推行揭榜掛帥、賽馬制等制度,組織實施6項以上揭榜掛帥科技項目、200項以上科技計劃項目。鼓勵支持行業骨干企業開展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申報50項省級以上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力爭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實施懷川英才計劃和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計劃,辦好第十一屆海創會,建設科技人才庫,柔性引進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引進3000人以上急需緊缺人才。
堅定不移強工業再造產業發展優勢
加快世邦高端智能礦機設備產業園、中軸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千億級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加快蒙牛乳業年產20萬噸高端液態奶、名仁大健康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加快中內凱思年產90萬只高端國六發動機鋼質活塞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500億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加快恒躍實業年產5000噸萘胺精細化工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500億級現代化工產業集群。實施中州鋁業百萬噸精細氧化鋁、萬云新材料年產20萬噸再生鋁等項目,加快打造500億級鋁工業產業集群。實施皓澤電子年產2000萬片5G智能高端馬達、旭創光電超薄柔性玻璃等項目,做強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等產業鏈。強力推進騰云數字經濟產業園二期、5G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產業。
堅定不移興文旅引領提升現代服務業
做好“一河、一山、一拳、一融合”文章,建設山水富城·文武福地。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推進焦作·百年礦業遺址公園暨黃河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等項目建設,實施8個“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展示項目。推出印象·太極、焦作·國際首創高塔實景演出、竹林七賢沉浸式游園等演藝,讓文化活起來、動起來。加快白鹿倉·黃河歌謠國際旅游度假區、丹河峽谷康養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打造南太行生態文化旅游度假新地標、康養旅游目的地。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與青島港、日照港、洋山港等合作,謀劃實施中集物流公鐵海多式聯運等項目,建設豫晉區域物流樞紐中心城市。建立常態化金融服務項目建設新機制,組織30場以上政金企對接活動,確保全年新增貸款200億元。
堅定不移推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市屬企業戰略性重組,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推進財政零基預算改革,增強預算約束力和透明度。落實省直管縣財政改革,進一步理順市、縣政府間財政關系。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合作,緊盯國內外500強、行業50強企業,力爭引進一批突破型、戰略型、基地型大項目。加快推進羊剪絨等出口基地建設,完善德眾保稅物流中心、鵬海公用型保稅倉庫等平臺功能,加快申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續開展“四減一優”行動,實現工程建設全流程審批時間不超過60天。全面推行“標準地+承諾制”,力爭拿地即開工。探索“一枚印章管審批”,實行“一件事一次辦”“有訴即辦”。
堅定不移提位勢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深入實施鄭焦一體化發展規劃,加快編制市域一體化規劃和黃河北岸生態文化經濟帶等重點區域規劃。建成國道207孟州至偃師黃河大橋,升級改造國道327、省道309等干線公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加快小浪底北岸、西霞院兩大灌區配套工程建設,創建45個沿黃森林鄉村示范村、8個森林小鎮。構建城市空間規劃體系,以大沙河為軸線,加快構建中心城市“中部隆起、聯動兩翼、多心帶動”空間格局。推進供水、供熱、污水等管網建設,改造提升老舊燃氣管道設施。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提升221個老舊小區,交付1萬套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安置房。發揮沁陽市、武陟縣省開發區改革試點示范引領作用,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推行“管委會+公司”運行模式,6月底前完成改制任務,推動縣域發展取得新成效。
堅定不移抓“三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推進“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建設,叫響鐵棍山藥、菡香大米、云臺冰菊、孝敬蔬菜等地方優質農產品品牌,依托蒙牛、天香面業等龍頭企業,推進懷藥、奶業、畜禽等農產品百億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新改造100公里農村公路。集中整治農村背街小巷,完成470個行政村背街小巷道路治理任務。治理“六亂”、開展“六清”,改造6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40%。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農村宅基地房屋一體登記。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堅定不移優生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整治細顆粒物、臭氧等,全面改善空氣環境質量,確保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小于95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215天。開展黃河流域“清廢”、中小河流“消劣”等專項行動,確保國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力爭東部靜脈產業園垃圾焚燒發電一期項目并網發電,西部靜脈產業園一期建成投運。實施沿黃生態修復保護工程,加快王園線生態文化廊道等項目建設。實施南太行生態修復保護工程,恢復北山破損山體森林植被,完成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國土綠化提升工程,全面推行林長制,用好廢棄場礦等“六塊地”,完成約487公頃國儲林建設。
堅定不移防風險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堅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扎緊“四個口袋”,壓實“四方”責任,健全平急速轉工作機制,強化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管控,持續增強核酸檢測、流調溯源、隔離管控、醫療救治、社會免疫等能力,提高應急處置效率和防控工作水平,堅決守住長周期不發生規模性疫情底線。加快市防災減災信息化平臺、消防指揮中心等項目建設,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救援指揮體系,備足備全防汛應急物資,建強市縣鄉村四級應急救援隊伍,果斷處置災情險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堅定不移惠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6所。加強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新改建中小學33所。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建好市級“四所醫院”、縣級“三所醫院”,推進市人民醫院門診急診樓暨醫學研究中心、市第二人民醫院示范區醫院等項目。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鄉鎮、街道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扎實推進八五普法,深入開展“六防六促”“三零”創建,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防范和打擊電信詐騙、拐賣婦女兒童等各類違法犯罪,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焦作。
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以上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以上
做好今年工作必須把握好五個方面
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二、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
三、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四、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提升
五、堅持躬身入局挺膺擔當
關鍵詞力爭
●力爭儲備80個以上省重點項目、總投資1000億元以上
●力爭新增1家超100億元龍頭企業、2家超50億元大企業
●力爭新增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力爭引進20個以上超10億元項目、5個以上超50億元項目
●力爭實施升級改造項目300個以上,技改投資增長30%以上
●力爭在石墨烯、碳納米管等前沿碳基新材料方面實現突破
●力爭皓澤電子、江河紙業在深交所上市,龍佰集團在港交所上市
●力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70家
●爭取鄭焦市域鐵路納入鄭州都市圈軌道線網規劃
關鍵詞前瞻
以前瞻30年眼光謀篇布局,大力發展氫能與儲能、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規劃建設氫能產業園,支持河南理工大學未來儲能技術學院建設。依托國藥容生、健康元、新開源等企業,聚焦基因工程、生命健康等領域,努力突破生物合成、靶向遞送等關鍵技術。
關鍵詞加快
●加快總投資2834億元的260個重點項目建設
●加快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影響力的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加快沿太行焦作至濟源段、沿黃武陟至濟源段等高速公路建設
●加快金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創基智谷產業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發展岸上小鎮、龍翔山居、貓岔鄉野度假等民宿集群
●加快10個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年度完成投資8億元
●加快城市路網優化升級,延伸建設工字路、天河南路,打通長恩路、光明路和孟州路
●加快永濟渠渠首考古研究,推動萬里茶道太行陘段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關鍵詞支持
●支持焦作經開區、沁陽經開區申創國家級經開區
●支持河南理工大學創建“雙一流”大學,推動焦作大學、焦作師專合并升本
●支持修武縣、博愛縣創建國家級光伏整縣推進示范縣,支持溫縣創建省級農村能源革命示范縣
●支持平安種業、懷川種業等種業公司發展,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集團
●支持陳家溝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積極申報設立國家級太極拳文化生態保護區
●支持中原工業設計城、地理信息示范產業園等專業化園區發展